說起山西,就自然會想到那里的刀削面。我們都強烈要求到那里吃刀削面,以及當地的小吃,拒絕在車上裝備過多的糧食。于是,三輛車,只拎了一箱方便面備用,就出發了。
查了一下游山西前輩們的飲食篇,看到了太原清和元頭腦、改刀肉、子推蒸餅、廣靈葵瓜子、小堡葡萄、大同油炸糕、莜面考老老、河曲凍西瓜、黃燒餅……等等讓人流口水的東西。而且,前輩們說了,到大同,不能去高檔飯館吃飯,就要在路邊小飯店里吃,那才叫有味。
到大同正好是午飯時間,我們開著車在市里溜達。大同市基本和山西省的形狀相差不大,從南走到北一條街,就能把最繁華的地段看完。我們發現,路邊真的有很多掛"刀削面"招牌的小館子,都貼著春聯,喜氣洋洋一副過年的景象--可惜都沒開門。老板們應該都在家過年呢,畢竟,這才是大年初二。
沒找到吃刀削面的小飯館,我們只好委曲求全,進了為數不多的開門的飯店之一,只點到幾個家常菜。居然也沒有發現刀削面,還好,發現了渾源涼粉,算是山西小吃。味道卻非常之好!
更慘的是第二天早晨,我們住的賓館,竟然不提供早餐。我們又順著南北大街溜達了一趟,沒有發現吃早飯的地方!幸好大同還算是個不小的城市,開著一家肯德基,我們等到九點鐘,一開門,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沖進去,當了他們的第一批客人。
肯德基油膩的雞翅并沒有壓住渾源涼粉的美味。第二天離開大同,中午在應縣唯一開門的飯館,我們又要了一大碗涼粉。這個都不算美味了,當天中午我們吃到在南瓜里蒸熟的排骨(香氣撲鼻)、街邊炸的臭豆腐(好獨特!)、刀削面(終于吃到了!)、還有一種什么湯,有點像東北的亂燉,把好多種鮮美的蘑菇、筍和其他的什么東西煮在一起,鮮美無比。 算賬,我們10人,吃掉66大元!趁著老板沒有反悔,我們抓緊時間交錢走人。
還有一頓,我們到一個還算象樣的飯店,發現了山西的各種面食。真不容易呀,一氣點了好幾樣,莜面考老老真的很好吃,其他的也不錯?上澬,點多了,浪費了一點點。
在介休市,我們唯一能夠找到的飯館是一家云南人開的,又吃不著山西的小吃了,委屈了一頓云南魚火鍋。
在平遙,也許是熱鬧一些吧,我們在一家叫"天元奎"的客棧,吃到了更多的山西小吃。古色古香的店面,據說桌子上的蠟燭臺都是乾隆年間的。在這樣的環境里享受一個地方的特色小吃,實在是讓人難以忘懷。
平遙城里,我們終于吃到了想要的早餐。就在街邊,冒著熱氣的"碗禿",味道好極了。
晉北河曲的凍西瓜,我們沒吃上,倒是放在車后備箱里的蘋果、梨和橘子,經過夜晚零下二十多度的洗禮,都凍成了特別的美味。
前輩們說得很不錯,到山西不用吃米飯,這里的面食又多又美味。當然,如果隨時能吃到,飯館都開門,就更不錯了。也許山西人太看重過年了吧,回家團圓的意義,遠勝于做生意賺錢。晉商們崇商的傳統,是否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逐漸淡化了?
除了平遙城里,山西的小飯館沒去,大飯館的經歷,卻沒那么愉快。首先是語言交流有問題,服務員聽不太懂我們的普通話,一般都要重復和解釋。也許是他們不太專心的緣故,想回家過年了,要不怎么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呢。第二是包間要收包間費用,我們@@@@說這是不合法的,她們居然也一副"天高皇帝遠"的態度。 第三呢,服務員除了上菜似乎不懂得其它的服務項目。茶壺里沒水了讓加水,要在第五遍以上才終于想起;桌子上杯子太多了讓收一下,收了一個就走開了……諸如此類數不勝數。反倒是那個云南小飯館,熱情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