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票:¥0 |
瀏覽:786 次 |
發布:2014-07-11 12:40:57 |

永安寺位于大同渾源縣城內東北鼓樓北巷,俗稱大寺,是渾源縣境內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寺內院落平坦,布局嚴整,殿宇巍峨,古樸壯觀。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長 80 多米,東西寬 50 米,總面積 4000 多平方米。
據《寰宇通志》、《大永安禪寺銘》載,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毀于火災。元初 ,渾源州高定父子在廢墟上大規模重建。此后,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 1289 年)、元至元三十年(公元 1293 年)都曾有增建。元延二年(公元 1315 年)高定的孫子高璞又捐款在寺內建造了現存規模最大的傳法正宗殿,其它建筑如山門、天王殿、東西朵殿、配殿等建筑,均為明清遺構。
據說,建國初期(一九五○年),國家文物局組織一批專家學者來山西省大同市進行了一次考察。專家們在對古城大同的云岡石窟、上下華嚴寺、懸空寺等著名文物景點考察後,深感大同地區實乃文物薈萃之地。而更令他們驚奇的是,在渾源永安寺考察時,竟發現了幾乎在全國成為絕品的元初大書法家雪庵和尚為正殿所題的「傳法正宗之殿」匾額,還有殿內的元代重彩壁畫。他們感嘆說∶「誰能料到,在這山野小縣,竟有如此文物珍品!」 五十馀年過去了,在全國上下重視文物遺產和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的今天,永安寺又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和重視。并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寺傳法正宗殿,還有個令人難解之謎。也許有說說的必要。那就是殿頂覆蓋的黃琉璃瓦。這在封建社會是帝王的專利,這里卻堂而皇之地存在,不是一大忌諱?不是僭越?當時的建寺者高氏父子是如何想的呢?身為朝臣,難道不知這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嗎?由於缺乏可靠的史志記載,至今仍為一謎。當地人傳說高定原想造反,意欲將此殿作為宮殿。後朝廷派人調查,便改作寺院了。實為權宜之計。此說似乎不能成立。一是高定建殿時,元朝已進入中期,國勢穩定;二是高定性情溫厚,淡泊名利 ,喜寧靜生活。如佛經所言∶「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垢叨ㄔ谑送痉鍘p時急流勇退,已充分說明他超然物外的個性。豈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呢?也許,還是清代《渾源州志》說得妙∶永安寺用黃瓦不合制度,但殿上又設置皇帝萬歲之牌位,文武官員在此朝賀,用黃也合適..。因此,永安寺才安然得以保存。
標簽:永安寺
作者:友誼國旅官方網站 編輯:李國濤
|
 |
在線預訂 |
 |
在線預訂咨詢電話:0351-4930666 |
|
|